這些日子以來因為學習了NLP,
幾乎工作 生活都讓自己身處其中。
因為連同事 連朋友都去學了NLP,
於是在內部的會議、在外部的客戶,
有了很多的機會不斷練習,
很多的體會於是在過程中漸漸成形。
-
-
後來才發覺原來學習人格模式的理解與技巧,
並不是最難的部分。
對大部分人來說,
能在不同的情境下,
針對不同的人去找到對的鑰匙、去打開溝通說服的門,
只要願意去練習,人人都做的到。
-
但是 根據我的觀察,這裡最難的部份,
居然是NLP裡最基本最簡單的觀念
--有意願去移位。
-
那天和同事在會議上討論中他忽然說:
「不行,這樣子我不能接受我是Ⅰ類型的,
你要用飽和字眼和我說啊!」
-
我想他說的也對!
下次,我學習著和他講話時用飽和字眼。
他卻說:「你這樣是用技巧說服我!
這樣不是用道理啦,這樣我的心理實在很難調適!」
-
-
我實在啼笑皆非,不知如何面對!
-
-
於是我們也慢慢的發覺,
常常與客人、親友討論或溝通的過程中,
我們過去習慣於直覺性地用「說理」,
強求對方接受我們觀念的溝通模式會自然的出現。
-
討論過程中每個人用自己的模式各說各話,
等到驚覺事態嚴重,往往無力回天!
而當冷靜反省時,
往往發覺要分析出對方的人格類型、
需求與溝通方法其實都沒有太多問題!
但是當下無法自拔的慣性,
卻好像業力一樣纏綿不去!
-
而且對同事、客戶還好,
如果保持理智時還有成功案例,
就知道NLP是有效的技術!
但是特別對越是親密的人,
卻往往越是無可救藥!
-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在你面前,我可以是誰。」
這段話很感性,但是對我卻感覺切中要害。
-
我們往往忙著管理別人,
卻往往不願看清自己。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
請尊重"別人的缺點其實只是他的優點的過當表現"
請讓他做自己,我們來移位就好!
-
如果溝通能完成,對方又能保持自我的展現!
當有一天我們是買方的時候,
我們不也希望得到相同的對待嗎?
-
這才是完美的買賣(溝通)關係,不是嗎?
老師說過「移位是一種慈悲」!
讓我們自己移位好嗎?
移出位來,讓出路來。
給點空間,讓對方可以做自己。
前方有路,我們才能彼此守候。
讓我們都可以做自己,也讓彼此都能愛自己。
移位,啟動的不只是一個互相利益的善的循環,
也給彼此生命更大的寬容與機會。
移位,是慈悲的具體表現。
和NLPer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