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管理者的第一步 超意識識人技巧 27


Chapter 3  經典人物-火型-郭台銘(下)

整合與成就

郭台銘在火型人的特質上非常明顯,既『飽和』又非常『串聯』。面對公司的事務『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是他直覺的想法與做法。

他認為:『領導人要以身作則,任何困難的事,我半夜不睡一定在場。第二,獨裁為公,我跟大家講了為什麼這麼做,講完了就做決定。』

而且他認為『身先士卒』是領導統御的訣竅:『領導就是一個實踐與實驗的戰爭,是所有經驗累積。』並特別強調,這幾年來打重要的戰爭,他一定自己去做。

但是也是因為這樣的特質,在公司發展初期反而讓員工和幹部接受並且信服。一位曾經在軍校待過的鴻海幹部就說:『鴻海的幹部會議就像是軍官團在開會!』如同軍隊般重視榮譽,不是陣亡就是升官。這是許多鴻海人所透露出來的企業文化:命令下來不容質疑,更不用談抗辯,做不好不用講任何理由。

甚至跟著郭台銘十多年的幹部卻反而認為,他的獨裁反而有一種特殊的魅力,覺得有一種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感覺:『你寧願選擇跟著一個積弱不振、苟延殘喘的皇帝,還是一個版圖不斷擴張的大汗?』

『兇是兇,但不會不講理。尤其他會給你一個幾十億的做事機會;一個人做事沒有舞台,也就沒有夢想。』然而,他也認為我們應該照顧員工,員工做錯,要給他機會。鴻海的員工只要是因為想要做事做錯,不會受罰。受處罰的都是不想做事的。

然而,隨著事業的慢慢擴大與成長,郭董卻慢慢有了不同的體悟與看法:公司要從『優秀』進步到『卓越』必須要改變不一樣的觀念。原本他選人的重點:『"鴻海用人哲學:第一看品格;第二是要有責任感;第三是要有意願工作"(郭語錄045)』

而後來卻公開表明非常喜歡『從A到A+』這本書,特別是第三章:『先找對人,再決定要做什麼』。而且他還要所有幹部都抄一遍,然後再寫報告才行;幾乎等於要每個幹部不只讀,還要精讀再細讀,務求了解才能了事。

這是一個從『火型』轉變到『水型』的思考模式。從重視『開疆闢土』舞台的大汗,轉變成『以人為本』來領導的仁義帝王。

在『從A到A+』這本書的第三章開宗明義地談到:『推動優秀公司邁向卓越的企業領導人,並非先找出巴士該往哪裡開,然後要員工把車子開過去。他們反而先找對人上車(要求不適合的人下車),接下來才弄清楚車子該往哪個方向開。

一般的公司都是『眾星拱月』,整個公司都為了一個偉大的天才(假設?)搭建了表演的舞台,然後擬定願景、發展方向與藍圖,最後找來一群非常能幹的『助手』來實現。但是如果天才隕落或者天才根本不是天才時,又或者當天才的時勢過去的時候,公司馬上就岌岌可危了。

雖然因為這樣的價值觀改變,讓鴻海日益茁壯,人才濟濟。一而再,再而三地成長至2011年總員工人數到達611,000以上。

但是火型的人還是非常需要舞台的。面對『接班人』這個議題,當初他已經不知公開多少次一定要快快交班,然而每每事與願違。

郭台銘在接受天下雜誌『標竿十年』的企業論壇演講時曾說:『自古以來,接班人如果太早曝光,一定會見光死。....我一定要在2008年把棒子交出去,....至於怎麼做到,也許各位可以給我一點意見。....我要把棒子交出去,就是要讓大家有機會磨練。』

未來我們將會接續分析其他類型的企業經典人物,但是接班的問題應該都沒有火型的人那麼困難。到目前為止(2012年),富士康還是被業界人士認為,郭董的聲音才是決定大部分決策的關鍵,雖然他也有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規劃:

『郭台銘分析自己他的人生哲學分為三個階段:25歲到45歲的階段,做事是為了賺錢、生存,因為賺錢才可以掌握支配金錢的權力,實現理想。45歲到65歲為理想而工作;65歲以後就會為興趣做事了。甚至當時(52歲時)說,因為產業變動太快、太大,更需要年輕拼闖的體力,退休時間將可能從65歲提前到56歲。到時候,他就可以『為興趣做事』了。』

2012年的『鴻夏戀』(鴻海與夏普)搞的沸沸揚揚,與日方展開了一場『狐狸』與『武士』的大戰戲碼,看著郭董在舞台上長袖善舞,時而放話,時而神隱,演出了一場精采萬分,劇力萬鈞,完全以他唯尊的國際戲碼。

2012年底為了拉抬旗下通路『賽博數碼』推出超低價60吋大電視,完全破壞性的瓦解了大尺寸電視生態定位;郭董天生的將才特質,輕易地就將『消費者』與『媒體』掌握在手。

攻城掠地、傲視群雄,這麼多年來,整個富士康在他的帶領下,依舊是如此地驍勇善戰,所向披靡。

許文龍在後來與鴻海合作的奇美電破局後說:『郭台銘就是當代的成吉思汗,蒙古當時靠成吉思汗,短短時間就征服半個世界,現代的郭台銘,透過產業合縱連橫策略,快速布局他的鴻海帝國。

元帝國的成吉思汗花了十二年的時間才建立了橫越歐亞的王國。鴻海為了就近接單、服務客戶,卻能在四年內,打造出橫跨亞洲、北美、拉丁美洲與歐洲的全球據點。

『歷史證明,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打下最大片江山的帝王,但能否可長可久考驗的是治理能力;速度雖可征服土地,但卻征服不了人心。』(商業周刊,1294期,p66)

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看下去,郭董如何以他的智慧,打造『長治久安』的富士康盛世。

以上資料:
1)五千億傳奇:郭台銘的鴻海傳奇 / 張戍宜,張殿文,盧智芳等著 / 天下雜誌 / 2005
2)解碼郭台銘語錄:超越自我的預言 / 張殿文編著 / 天下遠見 / 2008
3)代工之王:郭台銘傳奇 / 中國經濟日報採訪 / 好優文化 / 2009
4)從A到A+ / Jim Collins 著  齊若蘭 譯 / 遠流 / 2002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管理者的第一步 超意識識人技巧 26


Chapter 3  經典人物-火型-郭台銘(中)

經歷與面對

火型的人是天生的業務員,因為『飽和』的主動、積極,與『串聯』的專注、直接。結合出業務能力的幾個重要特質,我們看看郭台銘先生如何成就鴻海/富士康的業務事業:

一、在今天的世界沒有『大』的打敗小的,只有『快』的打敗『慢』的。(郭語錄002)

『我們富士康走遍世界,靠的就是速度!』2004年9月,郭台銘親自出席山西省太原科技園區的落成典禮時,第一句話就談到了速度。

在郭台銘的思考裡,光有清楚正確的策略是不夠的,速度才是執行力的關鍵。或許我們可以預先找到趨勢並完整規劃,但是當我們的競爭者發現後急起直追的時候,速度與執行力反而成為刻不容緩的重點了。

2004年3月郭台銘先生在東京與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公司副總裁共進午餐。因為對這個產業看法一致而希望能合作、相互扶持。順手在菜單紙上寫下『一百萬台』的漢字,約定2005年底完成這個數量的筆記型電腦。

這是個鴻海當時完全沒有製造過的產品,雖然也讓郭台銘吃足了苦頭;但是2005年1月開始生產,2005年10月底就達到了單一機種一百萬台的紀錄。11月1日慶祝會上,副總裁拿出菜單紙上的手寫漢字,讓大家見證郭台銘的速度與執行力的完美成就。

包括後來富士康強調的:48小時開模,24小時製造出樣品,6星期後開發出新機型。一般公司少則幾個星期,多則幾個月才能開發出一套新模具!而且開發一種新的PC機種,從設計到量產一般要四個月,富士康居然可以縮短成只有不到1/3的時間。

完全讓其他業者瞠目結舌!


雖然被很多人批評『獨裁』、『霸道』。郭台銘甚至強調:『民主是最沒有效率的管理。民主是種氣氛,讓大家都能溝通。但是在成長快速的企業裡,領袖應該帶著霸氣。』甚至在2011年被外界指稱是『血汗工廠』的富士康,都還要蘋果出面力挺,最後還直接改變並調高中國大陸代工業的薪資水準才能平息。

但是郭台銘要求的執行力,包括『速度』、『準度』、『精度』的全面貫徹;完全要達到『贏的經營策略:即時開發、即時量產、即時交貨。』(郭語錄011)的速度目標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二、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郭語錄034)

2001年富士康營收第一次突破250億元人名幣時,郭台銘被問及成功的關鍵,他回答:『選客戶』

我們看看富士康的客戶:英代爾-主機板與連接器、惠普與戴爾-PC、Nokia與Motorola-手機元件、Sony-PSP、Apple-iPod、思科-網路交換機。

個個都是世界級的指標性客戶。

但是,他還是偶爾會接『小客戶』與『小訂單』。

小客戶是因為他看準哪一個客戶會『紅』,完整的客戶資料整理與分析,並且給客戶最好的、最正確的產品,也一起協助客戶解決問題、打開市場。一名前鴻海員工說:『和郭台銘合作過的人幾乎都升官發財』。

小訂單則是為了先達成客戶的信任。

『我覺得要做好業務員,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客戶的信任。油腔滑調的人,最難得到客戶的信任』郭台銘如是說。

從小訂單開始,不論貨期、價格或品質,每一個承諾都要達成。『你先從小的做好,客戶就會慢慢把訂單交給你。』

從『執行速度』上展現『飽和者』主動積極的完美效率,從『深耕客戶』上展現『串聯者』專注執著的精準貫徹。火型人在天賦上的淋漓盡致,就如同郭台銘自己說的:『阿里山神木成其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在土裡就決定了』。(郭語錄046)

2007年鴻海營收破兆,年初的尾牙晚會舞台兩側對聯寫著:『爭權奪利是好漢,開疆闢土真英雄』,橫披則是四個大字:『出將入相』。能將『爭權奪利』大剌剌的放在舞台上,全然彰顯了十足火型人的霸氣與豪情。

這像極了西遊記裡火型的孫悟空,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不僅能在花果山當個美猴王,更能以無人能敵的七十二變大鬧天宮、直搗東海龍宮。

然而他很快地就發現:『人才的選拔與培育,是企業永遠的難題。』(郭語錄031)甚至對於能力極強的人才感到難以調伏,『天才就讓他留在天上。天才型研發人員到每一家公司都另人頭痛。』(郭語錄029)

火型在SNA的對角位置上,就是『不飽和』與『並聯』性格的水型。

在三國演義中,能得到像孔明、關羽、張飛、趙子龍等等,讓這些智囊與武將都心悅誠服,鞠躬盡瘁的就是典型的水型人-劉備。讓這些天才們不用權力、不用財富,就能懾服。不用名利也能得到人心,這也是當初曹操為何在天下豪傑裡會畏懼的唯一一人之原因。

如何突破自我天賦上的反作用力,其實郭台銘很早就發現了!我們下次就再來看看他如何解決這樣的難題與困擾。

以上資料:
1)五千億傳奇:郭台銘的鴻海傳奇 / 張戍宜,張殿文,盧智芳等著 / 天下雜誌 / 2005
2)解碼郭台銘語錄:超越自我的預言 / 張殿文編著 / 天下遠見 / 2008
3)代工之王:郭台銘傳奇 / 中國經濟日報採訪 / 好優文化 / 2009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管理者的第一步 超意識識人技巧 25


Chapter 3  經典人物-火型-郭台銘(上)

郭台銘,1950年10月08日在台灣出生。1971年因母親的一筆10萬元的資金,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

性格與天賦

很多人認為郭台銘霸氣有魄力,甚至有時候是霸道。他的飽和與專注的串聯性格,天生的火型人格成就了他一生無比的傳奇。

我引用當初任職於『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的程天縱先生(後來承曾任富士康國際行政總裁)與郭台銘的一段對話,一個是專業經理人v.s.一位歷練創業家的不同,來凸顯火型人面對事物的直接與拼鬥精神:

程:『你有沒有上過面試技巧的課?你如何決定聘用一個人?』
郭:『沒有。我對人有直覺。』

程:『你有沒有上過時間管理的課?你怎樣安排你的行程?』
郭:『沒有。我的行程隨著需要而走。』

程:『你有沒有學過經營管理及領導統御的課?』
郭:『沒有』

程:『那你怎麼管理鴻海?』

郭反問:『如果有小混混到公司來要保護費,你要怎麼辦?』
程:『從來沒想過,不知道怎樣處理,也許去報警吧!』

郭:『如果員工在工廠的生產線打架,你怎麼辦?』
程:『不知道.......』

郭:『如果你們客戶賴帳,貨交了卻收不到錢怎麼辦?』
程:『不知道,我們法務部門會告他們吧!』

郭:『如果公司的支票到期,而銀行存款不足,你會跑三點半嗎?』
程:『不會』

郭:『那麼你身為一個總經理,公司是怎樣經營管理的?』

郭台銘生肖屬虎,從當學生的時候就相當活躍又非常能吃苦, 當時甚至半工半讀分擔家計;暑假時都會去打工,賺取下一個學年的學費。後來到金門服役擔任砲兵排長,慢慢練就出帶兵帶人的本事;退伍後結婚就開始創業,甚至常常要跑三點半週轉資金。

這樣的專注在創業初期,每天早上六點多出門,晚上一、兩點回家,為了怕打擾家人,就和老婆小孩分房睡。有一天他不解的地太太,為何半夜小孩哭的那麼厲害?

這時老婆才忍不住說:『因為你已經三個月沒有拿錢回家了,沒辦法賣奶粉,只好煮米湯。小孩喝米湯吃不飽,只會哇哇大哭!』因為不想打擾辛苦創業打拼的郭台銘,老婆也只好艱苦維持家計。

內有家計,外有事業的壓力。這個時候還好這『串聯』的性格讓人不會想太多,每天遇到什麼,就解決什麼!甚至有一年年終獎金發完口袋只剩2000元。那個過年就1000元給自己的父母的紅包,1000元初二回娘家給岳父母,就結束那一年的過年了。

台灣這種具有『草莽味』、『英雄味』的中小企業老闆,從3年級到5年級都是這樣辛苦走過來的。也難怪那個世代的人大概都是『串聯』的性格,對於事務的抗壓力與執行能力也都相對高出很多。

起步與選擇

郭台銘在創業的初期相當辛苦,不僅要自己租廠房、當業務找訂單、當採購買原料、當廠長管生產。每每提起創業初期,他也常常感嘆:『唉,真不知當初是哪股傻勁撐了過來。』

但是最苦惱的是,他常常跑到當時三重河堤旁的模具店裡到處拜託,請抽香煙、請看電影,強迫自己堆滿笑意的求師傅們快快幫忙完成塑膠射出成型的模具。

創業第二年,那時候只能做黑白電視的『旋鈕』生意。

創業第四年當時總算是存了一點點錢,卻又碰上原料短缺,很多人都拿資金去囤貨;郭台銘卻考慮兩個星期後決定-設立自己的模具廠

等到廠房蓋好不久,原料有又更貴了,更何況模具不是產品,僅僅只是製造產品的工具,很多同仁都難以理解:『外面買模具更便宜,為何要自己做呢?』

火型的人可以服你,但不能接受長期被人掐著咽喉。自己蓋模具廠只是挑戰的初期,後來公司要求將模具的開發過程公式化、標準化;竟然引起了老模具師的集體反彈,這種『師徒制』的業界約定俗成,沒有人願意把技術流程公開。

於是郭台銘與創業夥伴陳一飛,自己捲起袖子,找了一群年輕的專科、高工畢業生,親自下海開模具。

為了這個『絕對不受制於人』的信念,郭台銘吃足了苦頭與壓力,『特別是創業那幾年,每年年底的時候,我都會想,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嗎?』郭台銘回憶著。

也因為這樣的基礎,後來的鴻海可以在全球同步製造的策略中,能在48小時裡美國、台灣共同設計開發,達成客戶的要求,快速將打樣模型交出來。

一個從電腦裡面小小的連接器發跡的公司,最後也因為這樣連蘋果的訂單都被他搶下來!

火型的人也是非常優秀的超級業務員,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他如何從基礎的業務逐漸建立了全球版圖的鴻海軍團。

以上資料:
1)五千億傳奇:郭台銘的鴻海傳奇 / 張戍宜,張殿文,盧智芳等著 / 天下雜誌 / 2005
2)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 / 張殿文著 / 天下遠見 / 2005
3)代工之王:郭台銘傳奇 / 中國經濟日報採訪 / 好優文化 / 2009